
PP电子学院“启心坊”事情团队是由该校心理康健教育与咨询中心7位专职心理咨询师组成,专职从事心理康健咨询、教育及危机干预事情。近年来,该团队着力打造教育教學、预防干预、咨询服务、实践运动、平台保障、品牌建设“六位一体”的心理康健教育事情花样,以实际行动筑牢“心”的康健长城。
守護學生心理,共建和諧校園
“老師,我覺得生活沒有意義,不過我還是很感謝您這段時間的幫助。”某天深夜,心理咨詢師劉冉在收到這條信息時,幾乎來不及多做思考,馬上起身跑出宿舍,一路撥打學生電話,保持緊密聯系,確保學生宁静。在宿舍樓的一個角落,劉冉老師找到了蜷縮哭泣的學生小珍。在擡頭看到劉老師的那一瞬間,小珍緊緊地抱住了她。在劉冉老師的耐心傾聽和安撫下,小珍的情緒逐漸恢複了平靜,取消了輕生的念頭。接下來的日子中,在劉冉老師一次次的傾心幫扶下,小珍感受到了愛與溫暖,走出了心理陰霾,重新找回了生命的意義。
類似這樣的案例,“啓心坊”團隊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會遇到。曾有人問“你們不擔心這就是一條學生的烏龍信息嗎?學生可能在開玩笑呢”,但她們的回覆是,“我們甯願跑錯,也不願意看到任何一位求助的學生對我們失望”。
團隊的每一位成員都有著最淳樸的願望,就是希望每一個頭頂有著“小烏雲”的學生,可以等到屬于他們的晴天。對于二級學院,團隊實行專職咨詢師網格化服務事情機制,每位咨詢師對接1-2個二級學院,在心理康健教育、二級輔導站建設、危機事件處置等方面給于指導協助。對于學生,團隊認真做好咨詢記錄,嚴格遵循倫理規範,切實落實心理咨詢教育、評估幹預、轉介追蹤等機制,努力做到讓每一位來訪學生放心放心、舒心啓心。自2020年9月至今,團隊及時有效處置學生心理危機197人次,接待咨詢總量累計近5600人次,年均1100余人次。
培育陽光心態,助力學生成長
“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人格影響人格,心靈充盈心靈,生命化育生命”,這是團隊成員王蘊瑾老師一直承袭的事情理念。在八年的心理咨詢事情中,王蘊瑾遇到過自卑社恐的“小雨”、飽受心理病恥感折磨的“小峰”、自我厭棄的“小貝”......作爲專職心理咨詢師,她用傾聽、陪伴和理解爲這些“破碎”的心“縫縫補補”。“可是會不會還有许多個小雨、小峰、小貝,在校園的角落裏獨自哭泣”,作爲心理事情者,該如何擴大心理教育的影響面?如何從基础上提升青年大學生的心理康健水平呢?
团队积极探索高质量心理育人新途径,有效整合教育、心理、卫生等校内外多方资源,精心打造“启心”系列心理育人品牌,使心理康健教育的吸引力、实效性获得了显著提升。其中,“启心有约”心理主题沙龙(43期)针对大学生身心生长特点,选取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贴近的主题,开展“浸润式”心理教育,邀约师生面劈面、敞开式地相同,搭建了“师生”心理交流的良好平台。“启心花开”心理康健讲座以“一季一主题”的形式,把心理康健专业知识生活化、心理康健教育的运动日常化,以生动生动的语言诠释心理康健的意义,资助同学们建设阳光、平和、理性的积极心态。每位团队成员精心设计、认真备课,为学生送上了一堂堂精彩的心理“大课”,目前运动已举办了四季35讲46场讲座,深受同学们的接待。“启心向阳”朋辈相助运动(10期)秉持“朋辈力量 相助生长”的理念,通过户外运动搭建学生互动相助平台,彰显青春活力,进而培养青年学生的个性品质,促进身心康健。团队还充实利用第二课堂,积极开展心理康健教育的运动月、心理情景剧大赛、心理趣味运动会等心理教育的运动,培育学生积极心态,助力学生生长成才。
發揮專業優勢,強化社會服務
“謝謝你們提供這樣的平台,這正是我們一線教職工所需要的幫助,讓我在無助的時候感覺到不是那麽的無助”“對于一名普通的教職工來說,想要找到一位好的心理咨詢老師的途徑實在有限,謝謝你們的事情。”這一聲聲謝意,不僅是每位“啓心坊”團隊成員收到的最好禮物,也是對他們辛勤事情的高度認同。
PP电子市教職工心理康健服務中心于2018年6月落戶PP电子學院。作爲承辦方和組織者,團隊成員利用專業優勢,積極整合社會資源,充实貼切中小學教師的需求,推出了“師道?幸福”心理康健專題系列講座(每年2-3期)及相關培訓活動,邀請國內國內高校專家、學者來校指導授課,累計培訓69場次,受益教師近1.5萬人次。
此外,“啓心坊”團隊成員積極參與社會公益講座和心理援助服務,開展“啓心護航”心理康健進校園活動。近五年爲PP电子各縣市區中小學校舉辦團體心理輔導、心理康健講座近70場次。
——發布于2024年8月15日《新華報業網》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6bdc71de4b0ac1d26c1ed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