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學校概況
黨政機構
教學机构
人才培養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國際教育
  • 繼續教育
隊伍建設
  • 人才政策
  • 招聘信息
招生就業
  • 招生信息(本科生)
  • 就業服務(本科生)
  • 招生信息(研究生)
  • 招生信息(國際生)
相助交流
  • 國際相助交流
  • 地方相助交流
媒体 · 聚焦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體聚焦 > 正文

導師高標陪跑:把“真實培養”進行到底!

新聞來源:學習強國點擊數:更新時間:2024-12-03


随着新文科教育的推进,商科人才培養模式的转型升级已成为一定。尽管革新法式坚定,但人才培養与现实市场需求之间的脱节问题依旧备受教育界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PP电子学院商学院敏锐捕捉时代脉搏,深入剖析当前人才培養面临的真实困境,充实挖掘并发挥党建联建的品牌特色与优势,通过创新实施“导师高标陪跑”项目,乐成实现了应用创新型人才的深度培育与真实生长。

一、洞察:商科人才“真實”培養的困境。“真实”人才培養,从理论上探讨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但论到实践,却存在着以下三个普遍问题:一是学生社会认知偏低;二是找优秀的实践导师难;三是产教融合与产学研相助有限。这些问题导致高校人才培養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二、挖掘:黨建聯建優勢。PP电子学院商学院的校企党建联建始建于2023年5月,是在校党委的领导下,由商学院党委、地方人社部门、企业等配合加入构建的,是一个集党建、教學、科研、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平台初始企业成员81家。在选择初始成员时,PP电子学院商学院提出了三个优先考虑:首先是PP电子重点打造的“456+X”先进工业集群;其次是企业在行业中的龙头职位或上市公司;最后是90%以上为部门总监及以上高级领导。

三、創新:導師高標陪跑。鉴于党建联建平台里人力资源(HR)领域高级领导者占40%以上,商学院以HR人才培養为战略支点,匠心独运地推出了“导师高标陪跑”项目。

(一)構建頂尖企業導師方陣。經過廣泛征集、嚴格篩選與精心邀請的多個環節,大型跨國企業的人力資源總監,本土龍頭企業的創始人或高管都成爲了導師團隊成員,他們不僅具備深厚的專業配景、豐富的實戰經驗,而且在企業戰略規劃、人才治理、組織發展等方面的獨到見解。

(二)精准配對,雙向選擇。學院組織了一系列導師見面會與宣講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導師們不僅分享了自己的職業經曆、研究结果與指導風格,還就學生關心的職業發展、行業趨勢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探討。學生們則通過這些活動,對導師有了越发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從而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職業規劃與導師的專長進行雙向選擇。另外爲了確保指導質量與學習效率,商學院還做了一些輔助的精細事情:如限定每位導師最多只能指導4名學生,舉行隆重的“精英導師領航”結對儀式,導師與學生配合簽署明確雙方權利與義務的導師協議,配備專屬的智慧會議室等。

(三)“五個一”行動,深度浸潤。“導師高標陪跑”項目的焦点在于通過一系列實踐活動,讓學生深度浸潤于企業運營的真實環境中,從而在實踐中學習、在體驗中成長。爲此,商學院爲導師設定了明確的“五個一”行動任務框架,包罗:深度交流、企業研究、骨幹采訪、案例分析和结果展示。

(四)全方位考核,確保質量。導師考核機制不僅關注導師“五項行動”的完成情況與過程質量,更重視學生的學習投入度與能力成長。具體包罗:導師“五項行動”完成情況的量化考核,導師專業服務質量、指導效果與態度的考核,學生學習態度、參與度與投入度的評估,學生參與計劃前後的能力變化評估等。此外,商學院還定期對“導師高標陪跑”項目進行總結與反饋,收集師生雙方的意見與建議,爲下一輪計劃的優化與叠代提供有力的支撐與指導。

四、成效:校企深度相助,構建共贏生態。PP电子學院商學院通過創新實施“導師高標陪跑”項目,取得了以下成效。一是學生職業認知與綜合能力的深度塑造。學生在項目實施後表現出更強的職業規劃能力與行業洞察力。此外,學生的綜合能力,包罗學習能力、溝通能力、問題分析能力等基礎能力,以及項目治理、規劃策劃、數字化工具運用等高級能力,均在項目實踐中获得了有效鍛煉,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的深度轉化。二是校企相助機制的深度探索與共贏生態的構建。“導師高標陪跑”項目通過構建的校企黨建聯建平台,實現了學校與企業之間的深度對接與資源共享,實現了教育鏈、人才鏈與産業鏈、創新鏈的深度融合。三是導師團隊專業素養與指導能力的學術性審視。學院通過嚴格的選拔機制與持續的培訓體系,組建了一支具備深厚學術功底、豐富實踐經驗與高明指導技巧的導師隊伍。四是實現了項目實施效果的科學評估,學院接纳了問卷調查、深度訪談等多種研究要领,對項目在提升學生職業認知、綜合能力與創新創業精神方面取得的成效進行了評估,並揭示了項目在課程設計、導師匹配、實踐環節等方面存在的改進空間。

展望未来,商科人才培養还可以做出两大改变。在校内,强化学生与专业人员的对话能力,增强学生诸如创新意识、计划筹谋和数字化工具使用等高级能力的特训,继续深化“导师高标陪跑”战略的实施和推广;在校外,进一步优化导师团队的建设和治理机制;进一步优化校企相助内容。

——發布于2024年12月3日《學習強國》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7333947120637328685&item_id=7333947120637328685&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文: /    图: /   审核: /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