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4日,PP电子学院醫藥化工學院党委与亭旁镇党委以“传承红色文化,聚力共富生长”为主题,正式签署党建联建校地深度相助协议,推动高校智力资源与地方红色沃土的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PP电子学院醫藥化工學院党委书记徐元红在讲话中强调,学院将依托“校城共生”生长理念,整合科研力量、人才资源,与亭旁镇的红色文化资源、“千年宁和”文化秘闻、乡村振兴深度联动,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助力革命老区焕发生长新活力。三门县亭旁镇党委书记杨松强调:依托党建联建,围绕“强村富民”,找准“山的价值”,用好“海的优势”,打好红旅牌、生态牌、乡村牌,使山有新青春,水有新颜值,业有新质量。
期間,雙方聚焦“鑄魂育人、産業振興、人才共育”三大偏向,積極探索校地協同發展新路徑。一是依托亭旁鎮豐富的紅色資源,共建“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基地”,挖掘革命文物與曆史資料,開發特色思政課程,打造“沒有圍牆的紅色博物館”,讓紅色基因成爲立德樹人的鮮活教材。二是依托學院專家團隊,圍繞農産品深加工、生態環保等領域提供技術支撐,推動“亭旁紅”品牌增值,並通過“高校+村集體+企業+農戶”模式,促進科技结果轉化爲致富鑰匙。三是選派實踐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擔任校外導師,與學院配合培育“懂農業、戀農村、愛農民”的應用型人才。
據介紹,未來雙方將以“紅色+”“産業+”“育人+”爲抓手,推動相助落地見效。通過整合革命文物資源,構建紅色文化傳播矩陣,讓“赤膽忠誠、一心爲民”的革命精神代代相傳;將實驗室建在田間地頭,加速科研结果轉化,推進農副産品抱團銷售,變“農産品”爲“文化商品”,爲農産品找到新定位、新價值、新用戶,助力亭旁鎮打造配合富足示範鎮;同時,通過學院教工第一支部與壩頭村黨總支對接,將科技送到田間地頭,將農民嵌入産業鏈關鍵環節,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爲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
隨著黨建聯建及校地深度相助協議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基地、農産品深加工共富基地的簽約揭牌,PP电子學院與亭旁鎮的相助邁入新階段。當高校的創新鏈深度融入革命老區的産業鏈,這片紅色沃土正迎來高質量發展的“聚變反應”,一幅鄉村振興與配合富足的嶄新畫卷徐徐展開。
——發布于2025年4月30日《人民號》
https://www.peopleapp.com/rmharticle/30048937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