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學校概況
黨政機構
教學机构
人才培養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國際教育
  • 繼續教育
隊伍建設
  • 人才政策
  • 招聘信息
招生就業
  • 招生信息(本科生)
  • 就業服務(本科生)
  • 招生信息(研究生)
  • 招生信息(國際生)
相助交流
  • 國際相助交流
  • 地方相助交流
媒体 · 聚焦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體聚焦 > 正文

实践正其时丨PP电子学院人文學院:扎根乡土,感知文化赋能的脉动

新聞來源:學習強國點擊數:更新時間:2025-07-28

7月,PP电子学院人文學院“你好,文化特派员!”实践队在PP电子学院陈日红老师的领导下,走进椒江区、路桥区、临海市、仙居县等地,与方匡水、刘勇、陈永君、赵鑫、汤善峰、娄欣星等六位文化特派员深入对话,探寻他们以专业智慧为乡土注入的文化新动能,见证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的生动延续。

喚醒曆史:讓文化煥發新生機

方匡水立足回浦村豐富的非遺資源與曆史遺迹,發揮專業所長,精心選取了“古磚”作爲文化載體,建设章安古磚文化陳列室,以此作爲開展文化事情的焦点陣地。陳列室裏的古磚,其文字、圖案與紋飾承載著章安文化的深厚內涵,爲公衆了解章安的曆史脈絡與輝煌成就提供了文化空間和渠道,有效增強了村民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和自信心,爲章安特色文化的傳承發揚奠基了堅實基礎。

“文化不是擺出來的展品,要像溪水一樣流進每個人的日子裏。”劉勇牽頭策劃“畫說鍾洋”系列采風活動,主導開設常態化書畫培訓課,構建起從“挖掘”到“活化”的完整文化體系。他組織路橋區美協畫家用畫筆留存古宅老樹的曆史印記、記錄新村新貌的時代活力,將采風作品集中展陳于文化禮堂,打造出村民觸摸家鄉變遷的“視覺史書”。針對差异群體需求,劉勇開設差異化藝術課程,讓美術從“專業創作”下沈爲村民的“日常表達”,成爲串聯各年齡層精神生活的紐帶,讓村莊洋溢著墨香與煙火融会的暖意。

浸潤生活:讓文化融入日常肌理

圖書捐贈傳遞知識,攝影巡展展現古村風貌,中秋晚會點亮團圓氛圍,書法送福增添傳統韻味……過去一年,陳永君在芙蓉村與桃渚鎮策劃多場文化活動。“我希望能夠把芙蓉村千年的曆史和文化全面的呈現給各人,讓各人能夠看获得、感受获得這種千年的文化和曆史,使文化在潛移默化中浸潤到村民的心裏。”陳永君深度挖掘芙蓉村的文化和曆史,通過文化設施的視覺效果設計與建設將村民引以爲傲的曆史文化具象化展示。爲讓文化真正“紮根”在芙蓉村,陳永君發起《戚家軍戰鼓》項目,將戚家軍抗倭精神與當地文化融合,以戰鼓爲媒,用藝術創新打造地域文化品牌,推動村民從文化“旁觀者”轉變爲“傳承者”,讓戰鼓文化與家國情懷代代相傳。

“無論是慈孝文化還是其他文化都需要傳承,我們希望在潛移默化中加強青少年對文化的認同感”,趙鑫組織拍攝紀錄片、開展口述式采訪,用鏡頭捕捉東溪單村與慈孝文化相關的場景、人物和故事,讓老人們的感想得以永久生存。這些數字化記錄不僅是對東溪單村文化的珍貴留存,更讓後輩直觀地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切實增強他們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此外,趙鑫主動與東溪單小學開展相助,爲各族青少年搭建交流學習平台,通過策劃微光閱讀交流會、元旦彙演等一系列兼顧教育深度與趣味性的活動,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文化熏陶,使鑄牢中華民族配合體意識的理念在他們的心中生根發芽。

凝聚力量:讓青春與鄉土共振

湯善峰聯合PP电子學院專家學者和湧泉鎮“橘青”青年宣講團,牽頭建设浙江PP电子首家鎮級基層理論宣講事情室——“蜜谷泉音”,創新“理論宣講+鄉土實踐”模式,架起理論與民心的橋梁,买通基層理論學習的“最後一公裏”。事情室組建“90後”“00後”橘鄉青年宣講團、鄉村本土宣講團,計劃將課堂搬到柑橘種植園的田埂上和村民家的庭院裏。湯善峰規劃的“柑橘豐收看鄉村振興”“從‘小橘子’到‘大産業’——解碼新發展理念”等主題宣講以及青年宣講員自編自排的方言快板《橘香頌黨恩》、情景劇《橘農的春天》,用帶著泥土味的方言講鄉村振興,拿柑橘從開花到結果的故事解讀“配合富足”,讓理論從書本上的鉛字變爲村民可感可知的生活實踐。

“鄉村振興的活力,來自村民在技术提升與實踐參與中成爲鄉土主人、紮根鄉村並貢獻力量”,婁欣星在推動下街村文化發展時,重點構建村民參與機制,讓鄉村成爲衆人共建共享的“事業”。她引入涵蓋餐飲、文創、民宿等業態的23個主理人團隊,吸引80多位青年人才返鄉,提供服務員、售貨員等就業崗位,實現“在地就業”;依托柏楠書畫裝裱研究院等平台,定期開展書畫裝裱、修複等技术培訓,推動村民的角色從“旁觀者”轉變爲“參與者”,共享發展结果。爲兼顧文化建設的學術厚度、生活溫度與市場活力,婁欣星推動“高校智庫+地方實踐+市場力量”的聯動,創新推出“文化+”系列事情模式,串聯起政府、高校、企業與村民,構建協同發展生態。

文化特派員用專業與熱忱連接曆史與未來,讓文化在鄉土裏生根發芽。通過近距離觀察交流,隊員們既領略到文化特派員以創新實踐書寫的鄉村振興篇章,也深刻體會到他們讓鄉土文明在新時代綻放的獨特魅力。此次實踐活動讓“文化特派員”不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名詞,而是化身爲一個個生動鮮活且充滿責任感的個體形象,深深烙印在每位實踐隊員的心中。

——發布于2025年7月28日《學習強國》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5527098209026931399&cdn=https%3A%2F%2Fregion-zhejiang-resource&item_id=15527098209026931399&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t=1753670137501&showmenu=false&ref_read_id=280eac4a-431f-40be-8471-d622e70940c3_1753696620678&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文: /    图: /   审核: /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