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開學季,浙江高校的黨委書記、校長率先“上課”,從“先生”切換成“學員”。8月26日至29日,他們會聚省委黨校,參加全省高校黨委書記、校長研修班集中培訓。
辦好高等教育,事關國家發展、民族未來。如何推進高校高質量發展、加速建設高等教育強省,既關系到人民群衆的切身利益,也事關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配合富足示範區的成色。近一周全脫産學習培訓期間,書記校長圍繞這一主題學習先進、交流互鑒、學思結合。
“研修班的舉辦恰逢其時、主題鮮明,讓我們越发准確掌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等教育重要論述的焦点要義,越发深刻理解浙江實施高等教育強省戰略的現實意義。”學員們体现,研修班爲高校發展進一步指明偏向、厘清思路,推動高校建設更好融入全國大局和浙江發展。
(一)
面向高校書記校長的集中培訓,在浙江近年來尚屬首次,其意義不言而喻。今年以來,省委主要領導在地方和高校調研、加速建設創新浙江事情座談會、專題調研教育強省建設事情時,反複強調在配合富足示範區建設大場景中辦好高等教育的重要性。
舉辦高校書記校長研修班,正是落實舉措之一。
省委主要領導不僅親自審定研修班方案,還講授了“開班第一課”,爲研修班定下了基調: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論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始終把牢辦學治校正確偏向,加速建設高等教育強省,更好融入和服務高質量發展建設配合富足示範區。
“開班第一課,就能深刻感受到省委對高校事業發展的高度重視和拳拳期待。”PP电子學院黨委書記朱堅說,開班報告鼓舞人心、思想深邃,“不僅讓我們進一步清晰認知高校發展在全省大局中所處的方位,也越发明確自身需要扛起的使命。”據了解,該校把科技創新作爲服務區域發展的焦点抓手,構建了“研究院+小分隊+創新體”的科技服務體系。浙江(PP电子)模塑産業研究院聯合企業研發了全國首套“高效精密多色多工位旋轉新能源汽車車燈注塑模具”,有效帶動了産業鏈增值。
當前,浙江的焦点任務是高質量發展建設配合富足示範區。其中,關鍵是加速建設創新浙江,加速破解新的“成長煩惱”。
高校是創新策源地、人才彙聚地、創業孵化地,在建設創新浙江中职位重要、責任重大。
“推動創新浙江建設,高校要扛起擔當。回應人民群衆對‘家門口就能上好大學’的殷切期待,應用型高校也要攀岑岭、爭一流。”甯波工程學院黨委書記馮建波說。據悉,該校2018年與香港科技大學相助,引進李澤湘教授團隊領銜的智能技術研究院落戶甯波,並與學校共建機器人學院,形成了由地方政府、高校、研究院和企業組成的“政産學研資用”機器人協同育人創新生態。
學習過程中,每位書記校長都感受到,加速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整體性躍升時不我待。
(二)
白昼上專題課,晚上分組討論。
4天節奏緊湊、完全沈浸的脫産研修過程,也是書記校長們開闊視野、深度思考、學習交流的過程。
課程表上,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論述、人工智能賦能教育變革、深化高等教育綜合革新,到推動“雙一流”建設、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發展、抓好巡視發現問題整改、提高高校選人用人質量等,內容涉及當前我省高校辦學治校的焦點問題、前沿問題。
授課人也都是“精挑細選”。其中,既有中國教育學會的專家,也有浙江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郵電大學、深圳職業技術大學等省內外著名高校的書記、校長,還有我省各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
學員們体现,研修班從內容設計、組織方式、整體部署,都充实體現了當前浙江注重實幹、實戰、實效的濃厚氛圍,針對性、指導性、實效性很強。
“我們要認真貫徹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以重大平台爲牽引,深化踐行‘案例就是路徑’理念,推動科學研究真正服務産業發展,實現科技结果高質量、高規模轉化。”浙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趙全軍說。今年該校正著力推進重大標志性结果産出、學科攀登等“五大攻堅行動”,做優做強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的文章。
近年來,浙江工業大學與白馬湖實驗室、莫幹山地信實驗室等高能級平台,以及地方政府和行業龍頭企業,共建科教融合學院,在探索“編制在高校、科研在平台、轉化在企業”新機制中培養人才、推動創新。該校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高翔体现,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聚合地,要在學科建設、人才引育、平台打造、结果轉化和助推發展等各方面積極開拓進取,爲落實好“兩篇大文章”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辦學必須跳出學校圍牆。對接浙江乃至全國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職業本科教育也不能落下。”金華職業技術大學黨委書記王振洪說,該校正全力構建與地方産業高適配的高校教育發展體系,面向浙江鼎力大举發展的前沿技術領域,全力打造高水平專業群,“各人越发清晰認識到,辦學治校要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有更大作爲。”
(三)
高質量發展建設配合富足示範區,建設創新浙江,是高校擔當作爲的主陣田主戰場,必須准確掌握推進高校高質量發展、加速建設高等教育強省的重概略求,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找准履職盡責的切入點,更好肩負起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
要把“會讀書的人”培養成爲“會創造的人”,如何針對新時代大學生的新特點,堅持推動大學生全面發展,這是研修班學員熱議的一個話題。
一次次深入研學中、一次次深度交流間,學員們的共識進一步凝聚起來:要運用好拓展好本次研修班的學習结果,在今後的各項事情中認真抓好落實。
“立德樹人,是高校立身之本,是輸不起的基础任務。研修班上,省委主要領導也突出強調了這一高校的焦点使命。”浙江工商大學黨委書記郁建興說,今後更要將立德樹人內化到大學建設治理的各領域、各環節,回應社會對學校教育的更高期待。
怎么做?该校将继续完善“以学生生长为中心”的体制机制,通过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推行“美育振兴计划”“体育振兴计划”等措施,破解传统人才培養模式不适应时代快速生长、传统人才培養方案较少支持学生全面生长等问题。
高校辦學,需要越发精准對接産業需求、服務地方發展。
“深化産教融合協同育人,是培養適應産業轉型升級和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须要路徑,也是我們辦學的主攻偏向。”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校長陳凱說。該校深化政校企産創研“六位一體”體系建設,“一地一策”助力縣域産業發展,讓教育鏈越发貼近産業鏈、産業鏈加速帶動共富鏈。
作爲地方綜合性大學,紹興文理學院的辦學目標也更明確:將服務地方視爲立校之本,把建設高水平智庫、提升咨政能力作爲戰略支點。學院黨委書記崔鳳軍說,學校致力構建與地方“雙向奔赴、多元協同”的生態,近兩年組建31支科技服務隊,深入50多家企業把脈問診,推動科研结果精准破解企業痛點、服務産業轉型升級。
找准定位,主動作爲,扛起責任,展現擔當。學員們一致体现,要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政治家、教育家標准,在講政治、有情懷、勇作爲、重清廉上當好楷模,鼎力大举弘揚“六幹”作風,更好扛起立德樹人、教育科技人才一體革新發展、推進科技創新産業創新深度融合、黨建引領學校治理的責任擔當,爲配合富足示範區建設和高等教育強省建設貢獻更多力量。
——發布于2025年9月1日《浙江日報》
https://zjrb.zjol.com.cn/html/2025-09/01/content_3848703.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