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學校概況
黨政機構
教學机构
人才培養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國際教育
  • 繼續教育
隊伍建設
  • 人才政策
  • 招聘信息
招生就業
  • 招生信息(本科生)
  • 就業服務(本科生)
  • 招生信息(研究生)
  • 招生信息(國際生)
相助交流
  • 國際相助交流
  • 地方相助交流
学术 · 人才

【生命科學學院】学术讲座:闫國勇《報植物多樣性和菌根類型對森林碳儲量的影響》

新聞來源:點擊數:更新時間:2024-11-04

報告題目

植物多樣性和菌根類型對森林碳儲量的影響

闫國勇

報告时间

2024年11月13日  9:00-12:00

報告所在

D470


報告人簡介:

闫國永,男,1990年10月生,生态学博士、副教授、硕导。主要研究领域为生态系统生态学和全球变化生态学。至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0余篇,其中包罗Nature Communications、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Geoderma等国际生态学、土壤学和林学Top期刊,获得了国际国內同行的广泛关注。在项目肩负方面,主持了国家青年基金和山东省青年基金各一项,并加入了多项国家重点基金及面上基金。2018-2019年曾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交流学习,2020-2023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从事在职博士后研究。

 

報告內容簡介:

植物多樣性和菌根類型在森林生態系統中饰演著關鍵角色。已有研究讲明,植物多樣性能夠顯著影響森林的生産力和穩定性。多樣化的植物群落可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增強生態系統的反抗力和恢複力,從而爲提升森林生産力和碳儲存能力提供支持。同時,菌根作爲植物根系與土壤微生物之間的共生關系,在植物群落中發揮差异的功效,對森林碳儲量具有深遠的影響。通過控制實驗和觀測數據,系統探討植物多樣性與差异菌根類型對森林碳儲量的影響及其機制分析了植物多樣性對森林生産力的促進作用,評估了差异菌根類型在碳牢固和儲存過程中的功效,揭示了二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對森林生態系統碳儲量的綜合影響。通過明確植物多樣性與菌根類型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揭示其對森林生態系統功效和穩定性的影響,推動森林治理和保護战略的優化;有助于開發有效的碳彙治理措施,爲應對氣候變化提供科學依據。該研究面向我國“雙碳”目標戰略需求,爲未來林業治理、森林恢複和碳補償措施提供了科學支撐,爲政策制定者提供實證數據,幫助制定基于生態科學的森林治理政策,提升碳儲量及其生態系統服務


承辦單位

生命科學學院

發布日期

2024114

歡迎廣大教師、學生參加!

 


文:黄芳 /    图:无 /   审核:缪鸣安 /    责任编辑:孙晓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