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題目 |
基于多光子激發的可見光不對稱催化 |
報 告 人 |
江智勇 教授,河南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
報告时间 |
2024年6月14日上午9:30-10:00 |
報告所在 |
醫化學院二樓會議室 |
報 告 內 容 簡 介 |
報告內容: 高效精准構建手性分子是醫藥、農藥及质料等衆多領域的創新動力,而不對稱氫鍵催化被公認爲是實現這一重要目標有效且綠色的合成工具。然而,由于氫鍵作用能較低,該催化模式多適用于較高活性底物,導致反應類型受限,嚴重制約了其深入發展。基于此,團隊長期致力于不對稱氫鍵催化研究,在發展有機光敏劑及可見光與手性氫鍵協同不對稱有機催化三方面取得以下創新性结果:(1)为可见光有机催化创制了高效有机光敏剂DPZ,揭示了其在化学选择多样性合成中优越的催化特性;(2)使用DPZ与手性布朗斯特酸建设了首个可见光与手性氢键协同差池称有机催化体系,系统开展了多类自由基介导的差池称新反映,克服了差池称质子化手性中心易消旋的历史性难题,为在诸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的手性氮杂芳烃衍生物合成建设了高效通用的催化平台;(3)建设了仿生的基于多光子敏化启动电子转移的DPZ与含稠环手性布朗斯特酸协同催化体系,使DPZ突破了在因电位不匹配而无法应用反映类型上的突破,乐成实现首个基于单电子氧化还原差池称De Mayo反映。
江智勇 教授 簡介: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南師範大學副校長,化學化工學院院長。1996年在浙江大學獲學士學位,2004年在浙江大學獲理學博士學位,2004年至2005年及2005年至2009年分別在香港浸會大學化學系及新加坡國立大學化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事情,2009年回國獨立開展研究事情。主要從事不對稱有機催化領域的理論研究,設計了雙/多官能團化手性催化劑及有機可見光催化劑DPZ並已商品化,建设了不對稱有機催化平台,發展了系列新穎離子型及自由基型不對稱反應,實現了部门手性藥物及藥物中間體的首次合成,發現了一類抗氧化應激藥物的先導化合物。2019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先後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省特聘教授、省優秀專家、省傑出專業技術人才;榮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兼任《有機化學》等SCI期刊編委,中國化學會光化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感光學會光化學與光生物專委會委員。 |
承辦學院 |
醫藥化工學院 |
發布日期 |
2024-05-30 |
歡迎廣大教師、學生參加! |
文:张玉琢 / 图:无 / 审核:申士杰 / 责任编辑:孙晓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