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连续推进清廉学校建设,以实际行动厚植廉洁文化,发挥艺术专业特色优势,营造浓厚的清廉文化气氛,近日,PP电子学院藝術與設計學院开展“垦荒立心· 清风践行”暑期社会实践系列运动,走进大陈岛开展廉洁宣传教育之旅。
從甲午岩到墾荒紀念碑到廉魚文化廣場,師生的足迹广泛大陳島的角角落落,充实挖掘廉潔元素,現場創作廉潔作品,弘揚新時代廉潔文化,留下一場場生動的廉潔文化“活課堂”。
在大陳鎮黨群中心和梅花灣廣場,實踐隊發揮專業優勢,開展多場“藝路清風”非遺廉扇制作體驗活動。活動現場人氣火爆,男女老幼濟濟一堂。
美術專業學生們介紹了大漆的曆史及文化內涵,手把手教當地漁民和遊客如何制作廉潔漆扇,題寫清廉寄語,創作廉潔主題扇面。看著自己親手制作的漆扇逐漸成形,各人喜不自勝,紛紛拿起漆扇作品相互欣賞、交流,拍照留念。
參加活動的漁民項愛琴体现:“我采了30多年的贻貝,從沒想過自己能畫出這麽悦目的扇子。這個活動太有意義了,我想給老伴、侄女都做一把!”200多把漆扇,經參與者們親手繪制後成了“清風扇”,被當地居民和遊客領取一空,各人在體驗非遺文化和廉潔文化的同時,感受到藝術創作實踐帶來的樂趣。
實踐隊深入走訪當地村民,充实發揮藝術設計專業特長,巧妙融合廉潔元素與漁島風情,開展大陳島牆繪創作,美化大陳人文景觀,助力清廉鄉村建設。師生們不懼烈日,奮筆創作,通過牆繪形式再現了甲午岩的壯麗、墾荒碑的莊重以及新老隊員接力奮鬥的場景,展現了廉潔文化的精髓與大陳島民的漁耕生活。這些牆繪作品成爲環島公路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吸引著島民及遊客紛紛駐足觀賞,不僅爲美麗鄉村增添別樣的色彩,也在潛移默化中滋潤了當地居民的精神土壤。
活動期間,實踐隊走訪了島上的老墾荒隊員、墾荒二代及退役老兵,聽他們講述墾荒經曆。年逾古稀的高阿蓮是當年的第三批墾荒隊員,她向實踐隊員一一展示了墾荒隊老照片,回憶起自己響應國家號召時的青春歲月:“那時我只有16歲,瞞著家裏人偷偷報名,是當時隊裏年紀最小的……”墾荒的故事她應該講過许多次了,但每次回憶起那段艱苦歲月,追念起曾經的隊員,老人的情緒依舊激動。
PP电子学院藝術與設計學院深挖本土资源,打造具有辨识度和专业特色的“艺路清风”廉洁文化品牌。据悉,暑期伊始,学院发出“清风一夏”廉洁文化建设倡议,师生积极响应,自发组织了7支社会实践团队,结合专业特色、师生特长,以艺倡廉,利用暑期走进乡村、城镇、企业、社区,以廉洁文化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运动,不停扩大廉洁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让廉洁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發布于2024年7月15日《潮新聞》客戶端
https://tidenews.com.cn/news.html?id=2848020&source=weixin